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表时间:2023-03-08 10:02 编者按:两会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会各界人士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每年全国两会,总有一些关键词频频出现在大会各类报告、建议提案和会场热议中,成为代表委员们不约而同讨论的焦点。通过这些热词,可以探寻民生关切、触摸民意脉动。 从即日起,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开设“热词圆桌会”专栏,聚焦今年全国两会上的高频词,邀请代表委员进行对话交流,在思想碰撞中凝聚最大共识,在相互启发中读懂民心民意。 圆桌嘉宾: 常巨平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区燕明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蟠虬社区党委书记 鲁晓明全国政协委员、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养老服务关系到每一位老人的晚年幸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养老服务保障,而这也是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的热议话题。 围绕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代表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建议通过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及推动老年介护行业规范发展等,让老人享有健康、安心的晚年。 养老服务保障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南方日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养老服务保障。为何这一议题备受重视? 鲁晓明: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基本国 10多年前,我就开始关注老龄化,当时提出的很多预测,现在已成为养老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政协委员,我希望针对老龄化问题,围绕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参考,助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让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常巨平:我国在1963年开始进入了一轮人口出生高峰,连续多年每年出生人口高达2700万左右。这意味着从2023年开始,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人进入老年,养老服务保障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以我所在的深圳为例,未来将面临早期来深建设者“成批”变老、高龄化与慢病化趋势叠加、“独一代”父母步入老年行列等系列问题,存在“一老俱老”“快速变老”趋势,空巢家庭、隔代家庭、独居老人家庭等将越来越多。随着老龄化、慢病化及少子化叠加发展,失能人员的长期照护需求急剧增长。这些问题都提示我们,应该把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推动老年介护行业规范发展都提到日程上来。 |